找到相关内容1708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三论宗的 于谛教谛两种谛义

    (写于一九六零年佛诞日于中国佛学院)   ""是佛教对一切事物总的分属法。在佛教认为世间事物虽然无穷无尽,但以来统摄便可概括无遗。,就是"第一义"和"世俗",第一义也叫做"真谛",世俗也叫做"世谛"或"俗”,也有叫做有元和空有的。作为佛教的教义来说,是佛教各宗共同理论的中心问题之一。由于各宗所依据的经论不同,传承体系见解的差异,在解释上、立义上也就不一致,这...

    常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4738990.html
  • 试述三论宗的谛义

    学说,否定了上座部及大众部根本枝末流派的各种不同主张,而统归于中观理论。它的中心思想是缘起性空论,就是用真俗的言教来阐明法性实相的道理,以此来指导般若中道的实践,而达到无相涅槃的寂灭境界。在龙树的...四论同显中道,同离断常,俱显正观。但就别而论,《中论》以为宗,《百论》以智为宗,《十二门论》同于中论。《中论》是龙树菩萨根据真俗,说明一切法缘起性空的中道妙观。正破小乘,兼破外道,显大乘实义...

    慧然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3591589.html
  • 试评吉藏的谛论

    ----------------  页79  摘要:  是嘉祥吉藏大师的重要学说之一,吉藏自承其二谛论系本于龙树《中论》的思想,并提出“教”的理论以凸显三论宗所弘传的不同于他宗之谛论特色。然而,吉藏在其论著中对于的阐述,除了在“于、教”的哲学向度与四重的方法学上,表现出一部分中观学说的传承之外,却也在其他方面,诸如有无及中道第一义等,出现了融和异宗思想的现象,而使得...

    刘嘉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2251679.html
  • 三论宗“体用正”之说

    三论宗“体用正”之说  今标体用正,一者体正,二者用正。体正者,是指非真非俗的中道实相之本体,既不可言谈,又不可思虑,不偏不倚,故名正。用正者,指真俗,因为真谛之理无法表达,为了达到教化众生的目的,只好将真谛所讲的道理,应用在俗上,用权巧方便的手法,表达出来,故为用正。由此可见,中道实相是体正,谛教为用正。这里所以说为教者,世间凡有言说,皆是不离空有的概念,诸佛说法也无非谈空说有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4967589.html
  • 谛义》识小

    日本宝永六年二七O九)刊大谷大学蔽本作原本,以元禄十年二六九七一刊宗教大学蔽本为对校本。  上、中、下三卷《谛义),依其内容可分七重:第一明大意(卷上一,第二释名(卷中),第三明二谛相即义,第四明谛体,第五明谛绝名,第六明谛摄法义,第七明同异义(以上卷下)。明大意中,依(中论)说,谓诸佛依为圣凡说空有法,及其得失利益,立三种。释名中明两种:一教,以随名释...

    李雪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0163750.html
  • 围绕佛教真理观的一场历史性论争

      佛教的真俗是表述佛理(真谛)与常识(俗)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佛教内部各派学说的差异和矛盾的真理论,是佛教真理学说的核心观念。自南朝迄至隋代,佛教内部两大派别三论系与成论系就的意义、内容...中论》、《百论》、《十二门论》)学流行晋代,三论学一系自鸠摩罗什、僧肇始,后相继经僧朗、僧诠、法朗,至隋代由吉藏创立三论宗。此系以为学说的骨干,着力阐扬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。三论系统依据谛论,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0340714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这八宗各有哪些不同的主要宗义,想请您简略地分别介绍一下。首先请问,三论宗为什么要叫"三论"宗,它的主要教义是什么?

      赵朴初答:此宗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《中观论》、《百论》、《十二门论》研究传习而形成的宗派,因为是依据中观派三《论》立的宗,所以叫做三论宗。它的教义以真俗为总纲,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。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教常识问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7202310835.html
  • 关于三论宗“境智”之关系

    关于三论宗“境智”之关系  中国佛学院 理净  修习观法,所言“观”有能观和所观,所观是所观的对象,即外境。能观是能观照的内心。“智”是从能观性上讲,“”是从所观性而言。能观是智,所观为境。...夫智不孤生,必由境发,故境为智本;境非独立,因智受名,故智为境本。”说明“境智”不是独立的,都是相待而有,如谛观从体上讲名为智,若从境上而言名为谛义是义相观,心照是心行观,故境智皆名为观。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0846693.html
  • 三论宗八不中道说

    三论宗八不中道说  理 净  今就三种中道明八不中道,八不中道在三论宗看来即是中道,也是缘起性空。因为八不不离,“生灭”即是也是缘起,唯有缘起法才是生灭法。若不生不灭即是性空,缘起...是真谛中道。如果不生灭而生灭为世谛,生灭而不生灭为真谛者,不生灭而生灭即非生灭,生灭而不生灭即非不生灭。所以非生灭非不生灭为合明中道。由此三种中道说明“不生不灭”是表非生灭非不生灭,即是非真非...

    理 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0946695.html
  • 世俗

    世俗  世俗,真谛和俗。又称第一义,或名胜义谛与名言。真俗,中观派的基本思想是缘起性空论,认为世间出世间万事万物,都是由众多因素相依相持而形成的,是有,称假有,这就是世俗,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,是空,称性空,这就是真谛,所以真俗,就是空、有。这是就外在的物境而言。若以主观认识而论,谓世俗是有,这是世间一般人的常识见解;言真谛为空是乘圣者特有的超世见解。实际上,说有不住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51255747.html